Uber被控向谷歌安插间谍 盗取14000份文件
钱童心
[Levandowski毫无征兆地辞职的第二天,他获得Uber500万股股票,价值超过2.5亿美元。]
Uber和谷歌无人驾驶部门Waymo关于窃取商业机密的诉讼案本周三上午在旧金山法庭开庭,双方争辩激烈。
负责该案的法官WilliamAlsup表示,尽管Uber的工程师窃取谷歌无人驾驶秘密文件是“非常明显的事实”,但是仍然缺乏“确凿的证据”证明Uber在无人驾驶的研发中“非法”使用了这些从谷歌窃取的信息。法官表示,对该案的判定产生了困惑。“因为现在所做出的裁决只能是基于Uber‘有可能’使用谷歌知识产权信息并对其造成威胁的‘假设情况’,但‘不足以证明’Uber一定使用了这些专利。”
这也是Alsup法官40多年来经历的第一桩涉及如此海量文件记录的商业机密窃取案件,内存达9千兆。
裁定结果不明
Waymo向法院提供了极为有力的证据,证明Uber工程师AnthonyLevandowski在离开谷歌前从公司窃取了14000份文件。
商业机密案的主角Levandowski离开谷歌后,立即从Uber获得价值2.5亿美元的股票奖励也被曝光,这让外界猜测其与Uber之间可能早就存在“亲密关系”,甚至可能是Uber派去谷歌的“商业间谍”。
Levandowski离开谷歌后,立即成立了一家名为Otto的无人驾驶卡车公司,该公司去年被Uber以6.8亿美元收购。Levandowski转而为Uber研发包括LiDAR在内的无人驾驶相关技术。
而Uber声称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并没有Levandowski的直接重大参与。Waymo的控诉只是企图阻碍Uber的“自主创新”。Uber还称对员工的电脑进行审查分析后,并未发现这14000份文件曾出现在本公司电脑服务器中。然而,Uber公司又不能对Levandowski的私人电脑进行审查,因为他援用了宪法第五修正案所规定的公民权利,该条款允许美国公民拒绝分享任何可能牵连其“自证其罪”的信息。
对此,Alsup法官警告Uber:“如果你们不能找到这些文件,你们将被迫执行中止无人驾驶项目的临时禁令。”他还表示,如果Levandowski拒不遵守公司规定交出文件,Uber公司应该解雇他。
鉴于证据不足,法官对该案的裁定结果尚不明朗。但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,是否同意Waymo的请求,立即实施临时禁令,强制命令Uber在法律诉讼过程中暂停使用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技术,直到最后判决公布。
神秘股权奖励
Waymo在法庭上出示文件显示,无人驾驶卡车公司Otto可能是Levandowski与Uber精心制定的阴谋,以隐藏前者离开谷歌后立即获得Uber股票奖励的事实。Waymo指出,这笔股票的行权日期是在2021-04-18,也就是Levandowski毫无征兆地辞职的第二天,他获得Uber500万股股票,价值超过2.5亿美元。
Uber对此回应称,股票授予时间的确与2016年8月份收购Otto的时间差不多,但在行权交易中以倒填日期的方式启动收购也十分常见。虽然Waymo称协议日期显示Uber计划收购Otto比此前公布的日期早得多,但Uber称协议实际签署日期要比那晚上很多。这个时间点可能成为此案胜负的关键。
Waymo还在法庭上出示了Uber高管之间的电子邮件。这些邮件显示,他们曾与Levandowski商讨组建新公司的事宜。邮件中称新公司为NewCo。其中一封邮件显示,谷歌地图前高管、后加盟Uber的BrianMcClendon与Levandowski讨论有关激光雷达LiDAR的问题,邮件日期是2021-04-18。Waymo还展示了Uber从卡内基-梅隆大学挖来的LiDAR专家ScottBoehmke的笔记,显示早在2015年10月份就曾提及NewCo。
尽管Waymo提出这些新证据,这些证据只能证明Levandowski确有剽窃信息的嫌疑,但是不足以证明Uber有罪。Alsup法官要求双方进一步收集证据,在10月的听证会上再做辩护。
风暴眼中心的Levandowski上周已经发表声明称,自己不再参与任何有关激光雷达(LiDAR)技术的项目。他的工作将会由Uber先进技术部门负责人EricMeyhofer接手。
第一财经记者上周邮件询问Levandowski关于他在Uber最新负责的项目,但一直未得到回应。他也拒绝对自己的离职发表更多评论。
Levandowski退出Uber公司无人驾驶团队无疑是Uber无人驾驶发展的倒退。随着苹果、三星等高科技企业和汽车制造商的不断加入,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初期的支配地位将会显得尤为重要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市场估值高达数百亿美元。
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律师林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:“对于Uber公司的行为,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,首先是否存在利诱该员工不法获取这些商业秘密,第二是否明知该员工不法持有这些信息,而同意或者鼓励他将这些信息用于Uber的技术及商业开发。”
随着科技公司人才流动加速,企业将面临更多涉及商业机密的纠纷,也需要通过加强员工管理保护企业利益。“本案的核心问题是Uber的主观意图,是否知悉,什么时候知悉,是一开始的预谋利诱,有计划的实施;还是收购Otto时知悉继续收购而使用;还是从头至尾都不了解。”林蔚向第一财经记者说道:“美国有证据开示(discovery)制度,相信这些事实会随着庭审的进行而被揭开。”
相关文章
百年福特口碑下滑,产品问题多次被曝光,维修成本转嫁车主
百年福特如今在中国市场既失了份额也丢了品牌,在央视的315晚会上,长安福特因多款产品设计缺陷,导致变速箱进水生锈被曝光,更过分的是,长安福特...
创新激活新动能 信创产业按下高质量发展“加速键”
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,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(简称信创产业)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,相关部门、地方政府与头部企业正展开积极布局,解决核心技术“...
英菲尼迪被央视曝光后致歉 称将设置车主一对一专属客服
3月15日,央视315晚会点名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频发。此后,英菲尼迪官方发表官方声明,对QX60车主致歉,并表示英菲尼迪中国将设置“专属客服...
央视曝光福特汽车变速箱生锈内幕 设计存缺陷却坑消费者
3月15日,央视曝光福特汽车变速箱生锈。有不少福特车主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:没有涉水的车辆,变速箱却进水了,锈迹斑斑发生故障。这是为什么?...
315晚会曝光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频发 竟给车主封口费?
刘先生的英菲尼迪QX60两驱卓越版是花费50万元购买的,在两年的时间内连续因为异响、变速箱故障在4S店两次免费更换了变速箱。刘先生感觉这是一...
央视315晚会点名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频发
3月15日,央视315晚会点名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频发。刘先生花50万购买的英菲尼迪QX60两驱卓越版两年之内因异响、变速箱故障在4S店三次免...
聚焦315:珀莱雅、丸美、完美日记等品牌屡被投诉
消费者在消费化妆品企业的产品时,屡屡碰到能刺痛他们神经的事,包括产品的质量问题、优惠难兑现、售后艰难以及个人信息遭泄露导致被骗等,而部分企业...
特斯拉屡现“刹车门” 车主质疑后台监测数据不准确
特斯拉在销量一路绝尘而上的同时,似乎对产品和服务都失去了基本的敬畏心,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产品问题和消费者投诉,面对这些投诉和问题,特斯拉...
东航物流IPO过会 央企航司混改持续推进
在证监会近日召开的2021年第28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上,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东航物流”)上市首发申请获通过。作为央企中首批...
银泰商业收购开元商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被罚款50万
3月12日,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,银泰商业(集团)有限公司收购开元商业有限公司股权案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第二十一条,构成违...
百世艰难2020:巨亏20亿,市占率半年下滑1.2%
财报显示, 百世集团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为92.55亿元(人民币),同比下降8.9%;净亏损6.25亿元,上年同期录得净利润4341万元,...
打破不上市定律 立白系的资本化运化能否赶超蓝月亮
朝云集团(06601.HK)的上市能否为立白系在资本市场开一个好头,仍未可知。如老干妈、娃哈哈等老牌企业一样,立白集团创始人陈凯旋也曾多次在...
百世集团2020年营收利润双降 战略调整尚未扭转业绩
百世集团(BEST.US)的亏损状态仍未改变。该公司3月11日发布的业绩显示,2020年第四季度,其营收为92.55亿元,同比下降8.9%;...
PRADA集团去年亏损5437万欧元 全线产品销售下滑
报告期内,PRADA集团总销售净额约23.91亿欧元,同比减少23.6%(按固定汇率计);亏损净额为5436.8万欧元,上年同期为盈利2.5...
涉嫌虚假宣传拒不整改 北面、狼爪、乐飞叶等被约谈
天津市消费者协会认为,Lafuma(乐飞叶)、狼爪、THE NORTH FACE(北面)、探拓、北极绒、思凯乐等品牌涉嫌虚假宣传于前,漠视消...